工业设计中为什么很难发现需求?

第一,“不可能设计出从没见过的东西”,这一错误信念压抑了创新能力。笔者问学生:“为什么你们想不出新的气门芯设计方案?”许多学生说:“因为我没有见

第一,“不可能设计出从没见过的东西”,这一错误信念压抑了创新能力。

笔者问学生:“为什么你们想不出新的气门芯设计方案?”许多学生说:“因为我没有见过其它形式的气门芯。”在其它学校、工厂、公司调查有关问题中,几乎都认为:“没见过的东西就无法设计”。

怎么形成了这种思维方式?从小在家里,几乎处处要听大人的话。在长期生活学习中,每天反复的行为方式多是听课、读书,按老师说的去干,按书上讲的干,形成了“照着干”的行为习惯,遇到问题时首先想到的往往只是翻书、或问老师,形成了“照猫画虎”的模仿思维和行为方式,久而久之就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。毕业后把这种思维方式带到企业和公司,也造成产品设计、工艺方法和管理方法是靠模仿。那么是谁在一代一带传播这种行为方式呢?不论有意识还是无意识,许多家庭、同事朋友、媒体都在传播这种行为方式,但是,传播模仿行为方式最主要的场所是学校。

第二:在现代,如果缺乏“以人为本”的价值观,就难以发现设计问题。

为什么有些学生没有发现打气筒费力的设计问题?有些学生观点认为:“这是我的问题,我的力气小,而不是气门芯的问题,气门芯是死东西,人是活的,我应当锻炼体力。”不知道他到老了是否还持这种看法,这种观点的实质是认为“人应当适应机器工具”,这是“以机器为本”的价值观。

其来源有两个。

首先,在大学的各种工程设计课程中,反复强调的是机器、电子的设计原理,这些知识基本都是经典。把这种设计原理一代一代向下传,其中可能潜在地传授了“存在的技术就是合理的,不必质疑”价值观,这造成“技术为本”或“机器为本”的价值观。

其次,应当“学习”什么?以人为本的观点认为:机器设计应当适应人,应当改进机器的人机界面,从而减少操作学习。“以机器为本”的观点认为:机器无法改变,人必须学习机器的操作。

在讨论计算机人机界面如何改进时,笔者曾问过一些计算机教师:“学习键盘操作难不难?”他们都认为:“不难。”有人说:“键盘是计算机的必须输入设备,今后这种键盘将变成现代社会的日常必须用品,只要是头脑和双手健全的人都能学会。”这种预言是没有根据的。笔者又问:“怎么改进计算机人机界面的设计?应当人去适应计算机,还是计算机应当适应人?”有人说:“应当人去适应计算机。”有人说:“应当相互适应。”按照这两种价值观,都很难创新计算机的人机界面。这种问题在其它专业中都存在。

第三,设计指导思想、产品的使用经验对发现问题的多少起直接作用。

现实生活中的大部分产品都存在产品设计问题,是否他们能够发现身边这些东西的设计问题?如果缺乏正确的设计思想,就很难发现其中的设计问题。

为了启发学生认识这一问题,笔者在教学中常常出示日常遇到的各种产品,例如刷墙用的刷子、印泥盒、银行的密码输入器、火警报警器面板等等,问学生这个产品存在什么设计问题。学生几乎无人能够发现设计问题。这表明:发现设计问题的能力直接受设计指导思想作用。一年级新生普遍反映:“不知道怎么去发现设计问题”。

创新设计有许多思想,笔者给一年级新生讲述了一种发现问题的设计思想:从是否有利与操作使用方面去发现问题,并要求每个学生自己任意选择产品,提出其问题,进行改进,提出新的概念产品。多数学生在两周内都发现了一个或两个产品的设计问题,并提出了新的概念产品。但是,此后10周中再没有任何进展,主要原因是:缺乏对各种产品的使用经验,缺乏其它的设计思想,其它功课太忙。

笔者在三个学校的工业设计系问工业设计学生:“工业设计的主要设计思想是什么?”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回答:“改变产品的外形,使它更新颖、更别致、更美。”一年级有些学生说:“说俗了,造型设计就是把圆的变成长的,把方的变成扁的。”这些学生的产品设计也反映了这种设计思想,它只适用于某些产品,例如日用品的外观形状。这种设计思想在19世纪和20世纪上半叶对手工艺设计曾经起过部分作用,但是在如今的工业化和现代化时代,用它能够发现大多数工业产品的设计问题吗?难。只按照这种设计思想,怎么设计汽车?怎么改进设计厨房的油烟机?门窗?桌椅?老弱病残的用品?机器和计算机的人机界面?
 

相关推荐
联系我们
电话:135-100-22789
邮箱:W5153@qq.com
QQ:28275153
地址:深圳市龙华区布龙路52号安宏基科技大厦806
扫二维加微信,请注明:设计咨询
二维码
工业设计
Copyright ©2004-2022 深圳爱迪源工业设计